《第一书记的“疫”不容辞》 文/刘素平 她叫高琳琳,是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处级调研员。 2018年2月13日,高琳琳看到一份院党委转发的辽委办发【2018】4号文件——《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》,作为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,高琳琳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个想法:“我要报名,到脱贫攻坚一线去。” 高琳琳的这个想法一经公布,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异口同声地发出了质疑:“一个女同志,啥也不差,撇家舍业的,图个啥?” 年近八十的老爸老妈却没有说话,只是深深地凝视着女儿,高琳琳明白父母的担心,声音很轻但却坚定地说:“我啥也不图,只是作为一个还有一腔热血的老党员,没忘初心,真真切切地想要到基层为百姓做些实事儿。另外,往大了说,是为学院党委排忧解难,率先垂范,尽一名老党员应尽的义务!” 老爸点点头,说了一句:“那就收起你的高跟鞋和漂亮衣服吧!” 2018年5月10日,带着学院党委的希望与嘱托,带着亲朋好友的记挂与不舍,带着简单而朴素的行礼,踏上了驻村第一书记的任职历程。 2018年5月14日,当看见老边村委会的二层小楼时,高琳琳从内心发声:“葫芦岛市连山区寺儿堡镇老边村,我来了。”虽然此时的高琳琳还不知道未来三年她会面临什么,但她坚信:“脚上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,未来也就会收获多少硕果”。 从大城市到小乡村,高琳琳快速完成身份转换。同时,高琳琳甘当学员和服务员,虚心向农友请教、倾听农友的呼声和需求,于是,一个个因地制宜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乡村振兴举措,也渐渐地清晰起来了。 入村以来,从满绣到起源地,高琳琳为老边村倾情绘制秀美蓝图。高琳琳常说:“要让咱村的百姓不只是物质脱贫,还要精神脱贫,咱不比城里人差”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高琳琳不忘本心,注重乡村振兴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、立足本土与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创新成果结合,使文化自信深入到乡村、到农户、到村民。 驻村两年来的务实工作,高琳琳多次获得各级表彰:2019年,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授予“爱岗敬业标兵”,2019年3月,连山区授予“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称号。2019年,被辽宁省扶贫协会授予“优秀扶贫志愿者标兵”称号;盛京满绣集体经济服务社授予“先进扶贫车间”。她的事迹先后被省直机关《公仆》杂志、辽宁省纪检监察网、辽宁日报、葫芦岛日报、葫芦岛电视台、《辽宁青年》第11期、《葫芦岛第一书记》等新闻媒体刊载报道。 2020年,是高琳琳来到老边村的第三个年头,也是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年。新年伊始,高琳琳就登上了“连山好人”的颁奖台。作为“敬业奉献最美人物”,连山区人民给予高琳琳的颁奖词是:把一次选择,当成执着追求,将责任心、使命感化作坚守的动力。敬业乐业、开拓创新、勇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,你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谱写了最美的劳动者之歌。 高琳琳手捧沉甸甸的奖杯,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她说,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,要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砥砺奋进,尽善尽美地推进各项工作,待她离开老边村时,可以骄傲地说:“老边村今天的成绩里,也有我的一分汗水。” 每逢佳节倍思亲,高琳琳何尝不是呢! 然而,当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高琳琳,刚刚到家与父母亲人团聚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下子就把她的心纠紧了。她马上与村党支部书记王忠生用微信联系,得知村两委班子已于1月22日第一时间召开了会议,组成了由村班子成员及党员、积极分子和村民代表13人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小组,分工明确,各司其责,稳步有序地开展了系列抗疫工作。高琳琳的心稍安,但是,从初一到初三,随着疫情的日益严峻,高琳琳再也坐不住了。 高琳琳想:不行,我得回村。然而,怎么回去?乘动车,肯定不行,目前疫情还不明确,她可不想出现任何闪失而影响工作。开车,自己的车,因为在镇村来回跑了一年多,糊弄着开回沈阳就进了修车厂大修。车还没修好。怎么办?家人们虽然有不舍和担心,但是理解和支持她,于是,由弟弟开车,走高速,一路把她送回了她的“我们村”——老边村。 回到村里,高琳琳立即投入到工作中。 面对突入袭来的“疫”情,根据上级部署,老边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有效宣传,最大限度提高村民认知度。同时,以村民小组为单位,发动全民参与、相互监督,达到“不漏一户、不少一人”“不漏一岗、不多一人”。 高琳琳亲自起草制定了《致老边村村民一封信》《老边村村民承诺书》《老边村麻将馆承诺书》等。除了利用村里的大喇叭全天候广播之外,她还与村党支部书记王忠生亲自带队逐户宣传、排查,做到送进门,到耳边,共签订承诺书576户。特别是对村里9个麻将馆进行清查和签订闭馆承诺书,并且进行不定期检查,严厉杜绝聚众打牌。另外,有5户村民原定于正月初六要举办寿宴,她多次上门做工作,讲清疫情的严重性,使5户村民全部取消寿宴。其中,村民陈德昌从起初不理解到后来彻底转变,他说:“咱不能因为个人的这点事儿,坏了全村人的大事。” 在全村4个自然屯各设卡点,24小时排班分兵把守,做到“里不出,外不进”。对特殊回乡的人员,做好登记,不漏报一个,严格执行隔离要求,每天检测体温上报。在排查中了解到,本村有一位在武汉读书的大学生假期要返乡。立即,村班子成员就做大学生老母亲的工作,并与他联系沟通,赶在他下火车前,做通了思想工作,为了年迈母亲及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全,说服他在市里的姐姐家封闭隔离观察25天,才与家人见面。 随着疫情发展的严峻,只靠村两委班子及骨干人员已经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,2月10日,老边村紧急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,决定由高琳琳执笔再次发起《老边村阻击疫情志愿者倡议书》和《老边村民自愿捐款倡议书》两个倡议书。这样,使老边村的志愿者团队发展到25人,铸就一条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。同时,从2月13日发起倡议仅仅半天时间,老边村全体党员及广大村民,共700余人次,捐款13000.00余元。 面对此情此景,高琳琳十分感动:多么可爱的乡亲啊!如此,高琳琳也相信:在党的正确领导下,上下齐心、万众一心,众志诚诚,阻疫必胜,中华永辉! 作者简介:刘素平,女,1989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。历职于机关、旅游、政协文史工作。2009年开始文史创作。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,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。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、连山区文史家协会主席。畅销书签约作家。 已出版《陪你一起看草原》《宋庆龄全传》《刘伯温:道破天机》《周瑜:赤壁英雄美少年》《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》《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存在感》等6部著作。参与编纂《难忘的六昼夜-塔山阻击战》《葫芦岛佟公神道碑溯源》《连山乡村地名史话》《寺儿堡史记》等地方文史书籍。共发表小说、故事、散文、传记等已达二百多万字。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: 葫芦岛市连山区图书馆